晋级教育旗下第二托管品牌

官方微信

官方微信

友妈帮托管
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

186-7213-0250

友妈帮托管:当孩子问 “咱家有多少钱”:避开这3种回答,才是给孩子最好的财商启蒙

发布时间:2025-07-04
来源: www.ymbtg.com 作者: 友妈帮托管 阅读量:99

摘要:心理学研究表明,6岁前是孩子金钱观的萌芽期,6-12岁是形成期,12岁后进入发展期。 这意味着,生活中每一次关于钱的对话,都是在为孩子未来的财富人格埋下伏笔。 金钱教育是家庭

心理学研究表明,6岁前是孩子金钱观的萌芽期,6-12岁是形成期,12岁后进入发展期。
这意味着,生活中每一次关于钱的对话,都是在为孩子未来的财富人格埋下伏笔。
金钱教育是家庭教育中避不开的课题,当孩子向我们提问时,如何回应至关重要。
以下三种回应方式,家长们要尽量避免。
 
第一种是哭穷式回应。“赚钱很难,咱家哪有那么多钱?你要省着点。”
《富爸爸,穷爸爸》中,富爸爸禁止孩子说 “我买不起”,因为 “你的嘴,就是你的风水”。总说 “买不起”,大脑会信以为真并放弃努力。友妈帮托管,家庭教育
曾有位家长总对孩子哭穷,结果孩子长大后不敢争取高薪工作,觉得自己不配。
赚钱难不难并非固定答案,不应给孩子灌输 “赚钱很难” 的印象,而应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实现愿望,别用自己的局限给孩子设限。
 
第二种是炫富式回答。“咱家有的是钱,随便花!” 这样可能让孩子养成挥霍习惯,失去金钱边界感。
小时候玩具玩两天就扔、零食吃一口就丢,长大后可能信用卡刷爆让父母填坑。把高消费当底气,易滋生攀比和虚荣。
曾有个家庭条件优渥的孩子,总在同学面前炫耀,后来家里经济状况变化,他的优越感瞬间崩塌,变得自卑敏感。让孩子把 “物质享受” 等同于 “自我价值”,不利于长远发展。友妈帮托管,家庭教育
 
第三种是回避式回答。“小孩子,别问这些。” 越避讳谈钱,孩子越易觉得谈钱羞耻,将来可能在钱上吃亏。
现实中,不少人买东西不好意思还价、找工作不敢谈工资、借出去的钱不好意思要。
一项调查显示,68% 的 00 后表示父母从不和自己谈钱,其中 42% 承认大学后被网贷等消费陷阱骗过。友妈帮托管,家庭教育
钱是生活工具,平常心对待才能给孩子掌控感。
 
那么,正确的回应方式是怎样的?每次孩子问钱,都是进行财商教育的机会。
首先要给孩子安全感,孩子对大金额没概念,问钱多是寻求安全感。可告诉孩子:“爸爸妈妈有能力满足你日常生活所需。
额外支出如学东西或买贵的东西,告诉我们,合理范围内会满足。若现有能力不够,将来你要自己努力。”
 
还要帮孩子建立边界感。可定期开 “家庭财务大会”,让孩子参与预算规划;教他们区分 “需要” 和 “想要”,避免冲动消费。
即使家庭富裕,也要让孩子知道:“父母的是父母的,不是你的。你能享受是父母努力得来的,若想以后有同样生活,需自己努力。”友妈帮托管,家庭教育
 富裕本身不会让孩子玩物丧志,贫穷也未必能激励孩子奋进,关键是通过教育让孩子明白劳动意义和自我成就价值。
 
这样教育出的孩子,不会成为贫困 “接盘手” 或软弱 “啃老族”,而是能靠自己创造幸福生活。友妈帮托管,家庭教育
 
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,在下方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分享给你。

领取加盟资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