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级教育旗下第二托管品牌

官方微信

官方微信

友妈帮托管
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

4000-400-821

孩子好习惯养不成?5个落地方法,帮家长轻松搞定

发布时间:2025-10-02
来源: www.ymbtg.com 作者: 友妈帮托管 阅读量:191

摘要: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: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,能让人毕生享用利息;坏习惯则是道德上的债务,会不断滋生利息,拖垮人的人生。 每位家长都知道好习惯对孩子的重

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:“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,能让人毕生享用利息;坏习惯则是道德上的债务,会不断滋生利息,拖垮人的人生。”

每位家长都知道好习惯对孩子的重要性,可实际操作时总犯难:要么不知道从哪入手,要么孩子坚持两天就放弃。其实培养好习惯有章可循,分享5个超实用的方法,帮家长把 “难坚持” 变成 “自然做”。

 

 

家长先 “上心”,孩子才会 “用心”

家庭是孩子习惯的 “第一课堂”,孩子90%的习惯都是在家中养成的。如果家长觉得 “孩子大了自然会好”,或者嘴上说着 “要养成习惯”,却从不行动,习惯培养只会变成空话。

有的家庭里,家长忙得顾不上孩子:孩子不洗手就吃饭、玩具扔一地、放学不看书,家长都不当回事,时间久了,孩子自然没了 “要做好” 的意识;而重视习惯的家长,会把 “培养习惯” 融入日常:饭前提醒孩子洗手,睡前陪孩子读10分钟绘本,慢慢的,孩子不用催也会主动做这些事。

孩子能敏锐感受到家长的态度:你把 “培养习惯” 放在心上,会提醒、会引导,孩子就知道 “这件事很重要”,会努力做好来获得你的认可。而且,孩子习惯养成有 “关键期”,越早开始引导,习惯越容易扎根,后续也不用花更多精力纠正。

 

别只说 “要养成习惯”,把要求变 “具体可做”

很多家长总跟孩子说 “你要养成好习惯”,可 “好习惯” 是个模糊的词,孩子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。想要孩子行动,得把要求拆成 “看得见、能执行” 的小事。

比如想培养 “运动习惯”,别说 “你要多运动”,可以跟孩子约定 “每天傍晚放学后,我们去小区跑两圈,或者跳 10 分钟绳”;想培养 “整理习惯”,别只说 “你要收拾玩具”,可以明确 “玩完积木后,要把方块放进红色盒子,长条放进蓝色盒子,放回玩具架第二层”。

还可以把这些具体要求写在表格上,贴在客厅或孩子房间:比如 “早上7点起床后,先穿衣服再叠被子”“写完作业后,把笔放进笔筒,课本放进书包”。孩子一看就知道该做什么,不会因为 “不知道怎么做” 而放弃。

另外,跟孩子提要求时,要讲清 “为什么要做”。比如培养刷牙习惯,有的孩子觉得 “麻烦”,家长可以找些蛀牙的图片,跟孩子说 “不刷牙牙齿里会藏小虫子,把牙齿咬出洞,到时候会疼得没法吃饭”,孩子理解了重要性,才会主动坚持。

更关键的是,目标别定太高。就像《微习惯》作者斯蒂芬・盖斯,一开始觉得 “每天做很多运动太难”,于是从 “每天1个俯卧撑” 开始,结果轻松完成后,还会主动多做。培养孩子习惯也一样:想让孩子每天阅读,先从 “每天读5分钟” 开始;想让孩子整理书包,先从 “每天整理1本课本” 开始。小目标没压力,孩子容易完成,有了成就感才会愿意继续。
 

 

让孩子尝到 “好习惯的甜”,比说教更有用

习惯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,孩子中途容易懈怠,这时候 “正向反馈” 就像 “加油站”,能帮孩子坚持下去。

反馈不一定是买玩具、给零花钱,更有效的是让孩子感受到 “好习惯带来的好处”。比如孩子坚持每天运动,慢慢发现 “跑步比以前快了,体育课再也不用落在后面”;坚持每天整理书桌,发现 “第二天找课本不用翻半天,节省了很多时间”;坚持每天阅读,发现 “写作文时能想到很多好听的句子,被老师表扬了”。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,会让孩子觉得 “养成习惯真有用”,不用家长催也会主动做。

家长也要及时给孩子肯定。孩子今天主动洗手、按时整理玩具,别吝啬夸奖:“你今天不用妈妈提醒就洗手了,特别讲卫生!”“你把玩具收拾得这么整齐,下次找起来肯定很方便,真棒!” 这种具体的表扬,能让孩子清楚 “自己哪里做得好”,更有动力坚持。

 

 

造个 “助力环境”,让孩子 “想不坚持都难”

犯罪学里有个 “破窗效应”:如果环境里有不好的现象没人管,大家就会跟着学,甚至变本加厉。培养孩子习惯也是如此,好的环境能减少孩子的 “行动障碍”,让习惯养成更顺利。

想让孩子早睡,就别在睡前开着电视、大声聊天 —— 可以约定 “晚上8点半后,电视关掉,家人说话轻轻的”,孩子在安静的环境里,自然容易犯困;想让孩子养成 “用完东西放回原处” 的习惯,家里就要保持整洁:给玩具找固定的收纳盒,给书本找专门的书架,孩子看到 “所有东西都有自己的位置”,才会愿意跟着做;想让孩子喜欢阅读,就给孩子造个 “阅读角”:放一个小书架,摆上孩子喜欢的绘本,再放一张小桌子、一盏台灯,孩子一到这个角落,就会自然而然想拿起书读。

家长做好 “榜样”,孩子会悄悄跟着学

苏霍姆林斯基说:“你看到孩子,就看到了自己。” 孩子天生爱模仿,家长怎么做,孩子就会怎么学。

有位爸爸以前下班回家,总把衣服扔在沙发上、鞋子随便踢,结果孩子也跟着把外套扔地上;后来爸爸意识到问题,每天主动把衣服挂好、鞋子摆整齐,孩子看在眼里,慢慢也学会了整理。还有安徽的一位高考状元说,自己偶尔不想看书时,爸妈从不说教,只是关掉电视坐下来看书,看到爸妈认真的样子,自己也不好意思偷懒,跟着拿起了课本。

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,家长要先 “做好自己”:想让孩子爱阅读,家长就别总抱着手机;想让孩子讲卫生,家长就主动洗手、整理;想让孩子遵守时间,家长就别总迟到、拖延。家长做好榜样,孩子会不自觉地模仿,习惯养成会事半功倍,而且这种影响会更牢固、更长久。

 

 

好习惯不是 “逼出来的”,是 “养出来的”

培养孩子习惯,不用追求 “一步到位”,也不用靠 “严厉说教”。家长先重视、把要求变具体、给孩子正向反馈、造个好环境,再做好榜样,孩子的好习惯会在日常中慢慢扎根。

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,会像 “隐形的财富”,帮孩子在学习上更高效、在生活中更自律,未来走得更稳、更远。毕竟,能陪孩子走得长远的,从来不是一时的成绩,而是那些刻在骨子里的好习惯。
 

在晋级托管学堂,晋小鹰习惯养成课是孩子成长的 “基石工程”。

 

我们摒弃说教式的教育,转而通过生动的故事、有趣的游戏、沉浸式的模拟场景以及开放式的分享环节,帮助孩子纠正拖延、马虎、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习惯。

 

 
<晋小鹰少儿好习惯课>

课堂上,孩子们会在互动中明白 “该做什么”“该怎么做”“为什么要这么做”,从细节处培养自律、专注、有条理的好品质,为未来的学习与生活筑牢根基。

领取加盟资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