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级教育旗下第二托管品牌

官方微信

官方微信

友妈帮托管
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

4000-400-821

友妈帮托管:别愁孩子 “扛不住事”!家里有这5条隐形家规,孩子会更有韧性

发布时间:2025-09-25
来源: www.ymbtg.com 作者: 友妈帮托管 阅读量:143

摘要:和朋友聊天时,常听到这样的焦虑:现在的孩子说不得骂不得,没吃过苦,将来能扛住生活的压力吗? 其实,孩子是否 能扛事,不在于吃了多少苦,而在于家里是否有 滋养韧性 的隐形

和朋友聊天时,常听到这样的焦虑:“现在的孩子说不得骂不得,没吃过苦,将来能扛住生活的压力吗?” 其实,孩子是否 “能扛事”,不在于吃了多少苦,而在于家里是否有 “滋养韧性” 的隐形家规。做好这5点,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长出面对风雨的勇气。
 
家规 1:允许犯错 —— 错误是用来改正的,不是用来否定的
带孩子去公园时,曾看到一个小女孩在马路牙子上绊倒,我后来也不小心被绊了一下。儿子扶住我时说:“原来大人也会失误啊!” 我告诉他:“所有人都会犯错,小孩做一件事可能错10次,大人可能错2次,但本质都是‘第一次尝试时的正常情况’。”
可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错误,第一反应是指责:“你怎么这么笨?”“说了多少遍还记不住!” 这种态度会让孩子害怕犯错,甚至为了逃避批评而掩盖错误。其实,“错误不是用来承认的,而是用来改正的”。友妈帮托管,家庭教育
正确的做法是:孩子打翻牛奶时,别说 “你怎么这么不小心”,而是说 “我们一起拿抹布擦干净,下次可以双手端杯子”;孩子写作业出错时,别骂 “这么简单都错”,而是和他一起找原因 “这道题我们再读一遍,看看哪里理解错了”。
李笑来曾说:“在刚开始的时候,平静地接受自己的笨拙。” 允许孩子犯错,他才敢大胆尝试;允许自己犯错,家长才能更平和地引导 —— 这份包容,是孩子 “敢闯” 的底气。
 
家规2:各自负责 —— 你是家庭的小主人,也是自己的责任人
家庭不是 “父母包办一切” 的地方,而是让孩子学会 “承担” 的课堂。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做好自己的事,共同维护家的温暖,孩子才能在其中学会独立和担当。
可以从这3件事做起:
家务不分年龄:让孩子从小学会擦桌子、摆碗筷、整理书包,不是 “帮家长干活”,而是 “作为家庭一份子的责任”。慢慢长大後,还可以让他参与家庭决策,比如 “周末我们去公园还是博物馆?你觉得哪个更有意思?”友妈帮托管,家庭教育
情绪不随意发泄:允许家人不开心,但要教孩子 “温和表达”。比如孩子生气时,可以说 “你现在很委屈对吗?可以跟妈妈说说,别摔东西”;家长心情不好时,也可以和孩子说 “妈妈今天有点累,想安静一会儿,等会儿再陪你玩”—— 互相传递情绪价值,家才是 “补给站”。
自己的选择自己担:蔡志忠曾说,父母从小告诉他 “你是自己的主人,做什么自己决定”,这份信任让他拥有了完整的自我。日常可以让孩子决定 “今天穿什么衣服”“先写数学还是语文作业”,哪怕他选的衣服不好搭、选的顺序写得慢也没关系 —— 学会选择、承担结果,比 “选对” 更重要。
 
家规3:不过度保护 —— 让孩子在真实生活里 “摸爬滚打”
古人说 “大树之下无芳草”,养孩子也是如此。如果家长一直把孩子护在身后,他永远学不会自己面对风雨。真正的养育,是 “适当放手”,让孩子在真实生活里锻炼能力。
比如孩子摔倒时,别急着扶,鼓励他 “自己爬起来,看看有没有受伤”;孩子不会系鞋带时,别直接帮他系好,而是教他步骤,让他多练几次;带孩子逛菜市场时,让他帮忙选蔬菜、问价格 —— 这些小事都是 “生活课”,能让孩子学会观察、判断、解决问题。
很多家长怕孩子 “搞砸”,比如怕孩子洗碗打碎盘子、怕孩子买东西算错钱。但 “搞砸” 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:打碎盘子后,孩子会知道 “要轻拿轻放”;算错钱后,他会更认真地看价格。过度保护只会让孩子失去 “试错” 的机会,而真实的生活体验,才是孩子 “扛事” 的基础。
 
家规4:做情绪的主人 —— 允许情绪存在,更要学会整理情绪
电影《头脑特工队》把快乐、悲伤、愤怒等情绪都变成了 “角色”,告诉我们:每种情绪都有存在的意义,没有 “好情绪” 和 “坏情绪” 之分。可很多家长只允许孩子 “开心”,不允许他 “难过”“生气”,比如孩子哭时会说 “不许哭,有什么好哭的”,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压抑情绪,不会处理情绪。
《整理情绪的力量》里说:“会感到愤怒、悲伤并在其中挣扎,这才是人类。” 家长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:孩子因为玩具被抢而生气时,别说 “这点小事别计较”,而是说 “你现在很生气对吗?因为他没经过你同意就拿了你的玩具”;孩子因为考试失利而难过时,别骂 “考这么差还有脸哭”,而是说 “妈妈知道你努力了,难过很正常,我们一起看看哪里可以改进”。友妈帮托管,家庭教育
教孩子做情绪的主人,不是让他 “不生气、不难过”,而是让他知道:“我可以有情绪,但我能找到合适的方式处理它”—— 这份情绪管理能力,会让孩子在遇到挫折时更冷静。
 
家规5:爸妈永远是你的后盾 —— 你敢闯,我们敢托底
孩子学走路时,为什么敢迈出第一步?因为他知道,父母会张开双臂保护他。这份 “无论怎样,爸妈都在” 的安全感,是孩子面对世界的 “勇气来源”。
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・戈登说:“当一个人感到自己真正被另一个人接受时,他才会开始思考如何成长、如何发挥潜能。” 当孩子想尝试新事物时,比如 “我想参加演讲比赛”,别泼冷水 “你肯定不行”,而是说 “妈妈支持你,我们一起准备演讲稿”;当孩子犯错求助时,别指责 “早知道会这样”,而是说 “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,没关系”。友妈帮托管,家庭教育
有句话说得好:“父母存在的意义,就是当你想到他们时,内心会充满力量。” 让孩子知道,无论他成功还是失败、优秀还是平凡,家里永远有接纳他的怀抱 —— 这份底气,会让他在未来的人生里,敢于面对任何挑战。
 
好的家规,不是 “约束”,而是 “滋养”
孩子 “能扛事”,从来不是靠 “刻意吃苦”,而是靠家里的 “隐形家规”:允许犯错,让他有勇气尝试;学会负责,让他有能力担当;不过度保护,让他有机会成长;管理情绪,让他有底气面对;父母兜底,让他有信心闯荡。友妈帮托管,家庭教育
养育孩子的过程,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。愿我们都能建立这样有力量的家庭,让孩子在爱与规则中长出韧性,成为能扛事、敢追梦的人。
 
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家庭教育的知识,在下方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分享给你哦
 

领取加盟资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