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级教育旗下第二托管品牌

官方微信

官方微信

友妈帮托管
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

186-7213-0250

友妈帮托管:抗挫力不是天生的!父母的这3种态度,决定孩子能否扛事

发布时间:2025-07-27
来源: www.ymbtg.com 作者: 友妈帮托管 阅读量:180

摘要:挫折就像一枚硬币,一面是阻碍前行的绊脚石,一面是助推成长的垫脚石。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会遇到挫折,有的能快速调整状态,有的却一蹶不振。 差异的关键,在于父母是否教会了

挫折就像一枚硬币,一面是阻碍前行的绊脚石,一面是助推成长的垫脚石。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会遇到挫折,有的能快速调整状态,有的却一蹶不振。
差异的关键,在于父母是否教会了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。适当的挫折教育,不是刻意制造痛苦,而是帮孩子练就 “抗摔打” 的本领 —— 这堂课,对每个孩子都至关重要。
 
别让 “怕输” 困住孩子:先建立正确的输赢观
“积木倒了就大哭”“游戏输了就说再也不玩了”“下棋时容不得大人赢”—— 这些场景背后,是孩子对 “失败” 的恐惧。
很多家长在陪孩子玩耍时,总习惯性地让着孩子,却没告诉他们:比赛本就有多种可能,有赢就有输,而一次输赢从来不是终点。
真正的挫折教育,要从坦然面对 “输” 开始。
家长可以和孩子说:“输了确实会难过,但这只是暂时的,下次我们可以试试别的办法。” 更重要的是,当孩子受挫时,不替他们 “扫平障碍”,而是陪着他们分析原因:“刚才哪里可以做得不一样?” 当孩子明白 “输不可怕,怕输才可怕”,才能从挫折中汲取力量。
 
从父母的态度里,孩子学会 “我能行”
有位妈妈分享过女儿学系鞋带的经历:孩子试了十几次都没成功,急得哭了起来。妈妈没有伸手帮忙,而是蹲下来对她说:“妈妈看到你试了很多次,这个方法不行,要不要换种方式?我相信你一定能学会。” 在妈妈的鼓励下,孩子终于系好了第一个结,眼里的光比任何时候都亮。
孩子的自信,往往藏在父母的信任里。
平时可以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 “有点难度” 的任务: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,让小学生尝试做简单的饭菜。即使失败了,也要先肯定他们的努力:“你刚才坚持了那么久,已经很棒了。我们再看看哪里可以调整?” 这种 “允许失败,但相信你能行” 的态度,会让孩子在反复尝试中明白:挫折是暂时的,坚持才会带来成长。
 
适当 “吃苦”,是成长的 “营养素”
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,过度保护只会让孩子变得脆弱。在安全范围内让孩子 “吃点苦”,不是惩罚,而是给他们积累应对困难的经验。第一次独自上学、第一次洗自己的袜子、第一次在雨天走路回家 —— 这些经历看似微小,却能让孩子明白:生活总有不便,而自己有能力应对。
“吃苦教育” 的关键是 “舍得放手”。有位爸爸让上小学的儿子学做饭,孩子第一次炒蛋时烫到了手,爸爸没有阻止,而是教他如何正确握锅铲。后来孩子不仅学会了做饭,还会在父母加班时留一份饭菜。
这些在 “吃苦” 中获得的能力,会变成孩子心里的 “底气”—— 知道自己能照顾自己,也能照顾别人。
 
挫折教育的10个 “小技巧”:有爱有边界
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,方法比态度更重要。以下10个小技巧,能帮家长在 “让孩子经历挫折” 和 “给予支持” 之间找到平衡:
先听孩子解释:孩子犯错或失败后,别急着批评,给他们说话的机会,了解背后的原因。
及时给心理安慰:受挫后孩子最需要的是 “被理解”,可以说 “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”,再一起想办法。
父母保持一致:教育时别一个严厉一个护短,否则孩子会只想着 “找庇护”,而非解决问题。
不把坏情绪发泄给孩子:避免说 “你从来都做不好” 这类否定性的话,客观指出问题即可。
增加身体接触:搂着孩子的肩膀说话,或拉着他的手讲道理,让孩子感受到 “批评里有关心”。
批评后加鼓励:指出问题后,可以说 “我知道你下次能做得更好”,给孩子改进的动力。
引导换位思考:当孩子抱怨 “都是别人的错” 时,问问他:“如果是你,会怎么做?”
父母先反思:教育孩子前先想想 “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够的地方”,比如 “是不是我要求太高了?”
批评要分场合:不在外人面前指责孩子,保护他们的自尊心。
语言简单直接:别翻旧账,用简练的话说明 “哪里错了,怎么改”,节省孩子的心理消耗。
 
挫折教育的终极目标,不是让孩子 “不怕疼”,而是让他们在疼过之后,依然有勇气往前走。就像小树苗要经历风雨才能扎根更深,孩子也需要在挫折中学会:困难会来,但自己有能力面对。当父母用 “信任” 代替 “包办”,用 “引导” 代替 “指责”,孩子终将长出抵御风雨的翅膀,在人生的路上走得更稳、更远。
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家庭教育的知识,在下方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分享给你哦

领取加盟资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