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7日,第十五期晋鹰汇第六天迎来"善良≠懦弱"主题日,从清晨的书香弥漫到课堂的深刻思辨,从田间的辛勤劳作到夜晚的欢乐互动,孩子们在丰富的体验中逐渐领悟:真正的善良绝非无底线的退让,而是在坚守原则中传递温暖,在勇于拒绝中彰显力量。
大清早的小山村,处处都是孩子们的身影。有的站在开阔处进行 “喊梦”,清脆而坚定的声音划破晨雾;有的围坐在石桌旁静心读书,书页翻动的声音与山间的鸟鸣相互呼应。这些鲜活的场景,将小村的清晨晕染得格外温暖,也为新一天的探索拉开了序幕。前一天,孩子们学习了 “守护自己的魔法泡泡”,明白要在合适的时间选择拒绝,但具体该如何操作呢?答案就在当天的课程里。
上午,班主任殷老师为大家带来《善良≠懦弱》主题课程。她开门见山:“真正的善良从不是无底线的妥协,它应当像一座稳稳架起的桥 —— 既要拥有包容他人的承载力,更要守住保护自己的坚固底线,不让善意被辜负,更不让自己在付出中被压垮。” 这番话引发了孩子们的深度思考。
课程中,殷老师重点讲解了在不同场景下如何拒绝别人,孩子们学会了 “三明治拒绝法” 和 “直接拒绝法”。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,课堂上还开展了 “吸管大创意桥” 活动:一根根看似柔软的吸管,经过巧妙搭建后,竟然能撑起10块甚至30块积木。殷老师借此引导:“看似拒绝别人像是一种‘强硬’,但实际上,恰如这吸管桥,守住底线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强大。” 孩子们看着稳稳承载积木的吸管桥,慢慢领悟了其中的道理。
这堂课程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委婉地说 “不”,既能保护自己不受伤,又不损害同学之间的友谊。尤其是拒绝的 “万能公式”,让孩子们面对各种突发状况时都能找到妥善的解决办法。大家深刻认识到:善良不等于要无底线迁就别人,遇到不合理的要求,该说 “不” 的时候就得勇敢说出来;更重要的是,要学会用让人舒服的方式拒绝,这样既能守住自己的底线,又不会伤害和朋友的感情。这堂课让孩子们收获颇丰。
午休过后,孩子们再次来到后山书院,不过今天的目的地是书院旁的花生地 —— 一场充满期待的采摘活动即将开始。这片土地藏着双向的温暖,村民们早已提前将地块打理妥当,静静等待着孩子们的到来。
在活动中,孩子们通力配合、团结协作。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,几乎每时每刻都汗如雨下,但大家丝毫没有懈怠,更没有娇气退缩。孩子们用行动证明自己干起活来都是一把好手,展现出不抛弃、不放弃、不怕苦的精神。而当攥起饱满的果实那一刻,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,他们真切懂得了:每颗花生都凝聚着辛劳,劳动的甜总是带着汗水的咸。
这一课意义非凡,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了真实的生活,也让他们对 “学习苦,还是生活苦” 有了更直观的感受。晋鹰汇正是通过这样的小事,让每个孩子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。
回到营地,吃完晚饭后,孩子们开始写下善行日记,记录下这一天的难忘经历。第一次看到孩子们有这么多话要写,字里行间满是对当天活动的感悟。
随后的积分活动更是将整场气氛推向高潮。通过前几日积累的善行积分,孩子们兑换心仪零食时的欢呼,让夜晚的山村沸腾。这不仅是奖励,更让抽象的正向行为变得具体可感——每一分都记录着他们的成长轨迹,最后大家都兑换到了不少心仪的东西,一个个满载而归。
这一天,孩子们在拒绝中学会勇敢,在汗水中体会坚韧,在分享中感悟智慧。他们开始明白:真正的善良,是带着骨气的温柔,是含着分寸的热忱。就像那株株花生,外壳坚硬是为了保护内核的饱满,这份领悟将成为他们人生路上最珍贵的行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