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级教育旗下第二托管品牌

官方微信

官方微信

友妈帮托管
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

4000-400-821

友妈帮托管:爱不是物质堆出来的!这8件小事,让孩子内心满是安全感

发布时间:2025-09-09
来源: www.ymbtg.com 作者: 友妈帮托管 阅读量:142

摘要:爱总是流向不缺爱的人,而缺爱的人,终其一生都在苦苦寻求爱。 这句话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 童年缺爱的人,哪怕成年后功成名就,内心深处仍会藏着一个惴惴不安的小孩;而童年被爱

爱总是流向不缺爱的人,而缺爱的人,终其一生都在苦苦寻求爱。” 这句话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 —— 童年缺爱的人,哪怕成年后功成名就,内心深处仍会藏着一个惴惴不安的小孩;而童年被爱包裹的人,却能带着这份底气,从容面对人生的风雨。
其实,孩子对 “爱” 的感知,从不是靠昂贵的玩具、精致的衣服,而是藏在日常相处的细节里:是犯错时的包容,是失败时的接纳,是难过时的陪伴…… 这些简单却温暖的互动,会成为孩子内心世界的底色,让他们长大后自带 “抗挫折力” 和 “幸福感”。
今天就和大家分享,亲子相处中最具治愈力的8件小事,帮你把 “爱” 种进孩子心里。
 
孩子犯错时:站在他身后,做他的 “底气”
儿子把邻居家的花盆打碎时,我第一反应是想骂他 “怎么这么不小心”,但看到他攥着衣角、眼眶通红的样子,我蹲下来问:“是不是吓坏了?我们一起去给阿姨道歉,再想办法赔偿,妈妈陪着你。”
后来儿子说:“妈妈,我以为你会骂我,没想到你还帮我想办法。” 那一刻我才明白:孩子犯错时,最怕的不是 “要承担后果”,而是 “爸妈会抛弃我”。
很多家长习惯在孩子犯错时先指责:“你怎么这么笨”“跟你说过多少遍了”,却忘了孩子需要的是 “有人帮他面对,而不是和全世界一起批评他”。真正的爱,是告诉他 “错了没关系,我们一起改”,让他知道 “哪怕我做错事,爸妈也不会离开我”—— 这份底气,会让孩子长大后敢认错、敢承担,不逃避问题。
 
孩子失败时:接纳他的不完美,仍坚定爱他
女儿第一次参加舞蹈比赛,因为紧张忘了动作,哭着跑下台说 “妈妈,我太没用了”。我抱着她说:“妈妈看到你为了比赛,每天放学都练半小时,已经很勇敢了。这次没发挥好没关系,我们下次再努力,妈妈喜欢你,不是因为你赢了比赛,而是因为你是我的宝贝。”
生活中,很多家长总不自觉地用 “结果” 衡量孩子:“考试没考好就是不努力”“比赛输了就是没本事”,却忽略了孩子在过程中的付出。孩子需要知道:“哪怕我不优秀、不完美,爸妈也一样爱我”—— 这份接纳,会让他明白 “失败不可怕,我值得被爱”,长大后不会因为一次挫折就否定自己。
 
孩子闹脾气时:哪怕被推开,仍耐心拥抱他
3岁的侄子有次因为妈妈不让吃冰淇淋,躺在地上打滚哭闹,还挥着手说 “我不要你了”。嫂子没有生气,只是坐在旁边等他哭完,然后走过去抱住他:“妈妈知道你想吃冰淇淋,没吃到很委屈对不对?但冰淇淋吃多了会肚子疼,我们明天再吃好不好?” 侄子在怀里蹭了蹭,慢慢平静下来。
很多家长面对孩子闹脾气,要么吼 “不许哭”,要么冷处理 “你哭够了再说”,却忘了孩子的 “脾气” 背后,藏着 “我需要被看见” 的需求。孩子闹脾气时,你的耐心拥抱、温柔安抚,不是 “纵容”,而是告诉他 “哪怕你发脾气,我也不会离开你”—— 这份安全感,会让孩子长大后懂得 “情绪不可怕,我可以被好好对待”。
 
孩子难过时:不轻视他的痛苦,认真陪他共情
女儿因为养了半年的小仓鼠去世,哭了整整一下午。我没有说 “不就是一只仓鼠吗,再给你买一只”,而是坐在她身边,拿出小仓鼠的照片说:“妈妈知道你很喜欢它,现在它不在了,你肯定特别难过,对不对?我们一起把它埋在院子里,再给它插朵小花好不好?”
孩子的世界里,“小仓鼠去世”“玩具丢了”“被小朋友拒绝”,都是天大的事。如果家长总说 “这有什么好难过的”,其实是在告诉孩子 “你的感受不重要”。真正的爱,是蹲下来走进他的世界,认真对待他的喜怒哀乐 —— 这份共情,会让孩子长大后懂得 “我的感受值得被尊重”,也会学会理解别人的情绪。
 
孩子成功时:真诚欣赏,不泼冷水
儿子第一次独立拼好复杂的乐高模型,举着跑过来跟我说 “妈妈你看”,我放下手里的事,认真看着他的作品:“哇,这个模型有这么多小零件,你居然拼好了,肯定花了很多心思,妈妈真为你开心!” 儿子的眼睛瞬间亮了,后来还主动挑战更难的乐高。
很多家长习惯在孩子成功时 “谦虚” 或 “泼冷水”:“这有什么了不起的”“别骄傲,还有人比你厉害”,却忘了孩子需要的是 “我的努力被看见”。真诚的欣赏,不是 “吹捧”,而是告诉他 “你的付出我知道,你的成功我为你高兴”—— 这份认可,会让孩子长大后敢尝试、敢突破,因为他知道 “我的努力值得被肯定”。
 
孩子被评价时:
帮他区分 “观点” 和 “事实”,支持他做自己
有次亲戚说 “你家女儿怎么这么内向,一点都不活泼”,女儿听到后低下头,我笑着说:“她只是慢热,熟悉之后会很开朗的。而且内向的孩子很细心,上次还帮我记得买东西呢。” 后来女儿跟我说:“妈妈,我以为你也觉得我不好。”
孩子还小,很容易把别人的 “观点” 当成 “事实”:别人说 “你内向不好”,他就觉得 “我内向是错的”;别人说 “你画画不好看”,他就觉得 “我不适合画画”。家长要做的,是帮他分清 “别人怎么说” 和 “你是谁”,告诉他 “你有自己的优点,不用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”—— 这份支持,会让孩子长大后有 “自我认同感”,不被外界评价左右。
 
孩子兴高采烈时:不扫兴,认真为他 “捧场”
侄子有次发现一只会发光的甲虫,蹲在地上看了半小时,兴奋地喊 “姑姑你快来看”,我没有说 “这有什么好看的,脏死了”,而是蹲下来和他一起看:“哇,这只甲虫真的会发光,太神奇了,你怎么发现的呀?” 侄子越说越兴奋,还跟我讲了很多关于甲虫的小发现。
很多家长总觉得孩子的 “小兴奋” 很幼稚,习惯用 “别闹了”“赶紧做正事” 打断他,却忘了这些 “小事” 是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和热爱。不扫兴的陪伴,不是 “纵容”,而是尊重他的 “小快乐”—— 这份守护,会让孩子长大后保持对世界的热爱,眼里始终有光。
 
日常相处中:不吝啬表达 “我爱你”
每天睡前,我都会给女儿一个拥抱,跟她说 “妈妈爱你”;她帮我递东西时,我会说 “谢谢你,有你真好”;哪怕只是她乖乖吃饭、自己收拾玩具,我也会说 “妈妈看到你的努力了,妈妈爱你”。
很多家长觉得 “爱不用挂在嘴边,做就行”,却忘了孩子需要 “明确的表达”。“我爱你”“我想你”“有你真好”,这些简单的话,会像种子一样种在孩子心里,让他清晰地知道 “我被爱着”。这份直白的爱,会让孩子长大后敢表达爱、敢接受爱,不缺安全感。
 
童年被爱的孩子,长大后自带 “生命力”
有人说:“童年得到的爱,是孩子未来生活的光。” 那些藏在日常细节里的包容、接纳、陪伴、欣赏,会化作孩子内心深处的力量:让他犯错时敢承担,失败时不放弃,难过时会倾诉,成功时懂感恩。
不必担心 “爱多了会宠坏孩子”—— 健康的爱,从不是 “无底线纵容”,而是 “有温度的指引”。孩子越是感受到被爱,就越容易接受管教,因为他知道 “爸妈的要求,是为了让我更好,不是不爱我”。
愿我们都能做 “会爱” 的父母,用日常的小事滋养孩子的内心,让他带着满满的爱和安全感长大,成为一个自带 “生命力” 的人 —— 既能抵御人生的风雨,也能拥抱生活的阳光。
 
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家庭教育的知识,在下方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分享给你哦
 
 

领取加盟资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