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1日,晋小鹰快乐学习动力营内蒙古站第四天。继前一天在希拉穆仁草原感受过 “风吹草低见牛羊” 的诗意后,今天将带领孩子们从现代科技走进历史深处,再到市井街巷,全方位触摸内蒙古的多元魅力。
上午,孩子们的目的地是伊利工厂 —— 这座中国乳业领军企业的现代化生产基地,将为大家揭开牛奶诞生的神秘面纱。一进入大厅,一个可爱的小机器人便热情地向孩子们打招呼,瞬间点燃了大家的好奇心。“牛奶是怎么生产的呢?” 带着这个疑问,孩子们的伊利之旅正式开启。
通过参观走廊的透明玻璃,孩子们清晰地观摩到牛奶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自动化生产过程:洁净的原料经过严格检测后进入生产线,从杀菌、灌装到包装,每一个环节都由精密的机械臂精准操作,高效又卫生。老师们在一旁适时讲解,让孩子们了解到乳制品工业的发展成就,以及科技如何改变传统产业。
参观结束后,孩子们还品尝到了新鲜的伊利产品,香甜的口感让大家对刚才看到的生产过程多了一份真切的体会。
中午吃饱喝足后,队伍出发前往第二站 —— 将军衙署。在讲解员姐姐的带领下,孩子们走进了这座承载着边疆历史的清代建筑。
将军衙署位于呼和浩特,始建于1737年,曾是清代绥远将军统管内蒙古地区军事、政务的核心驻地,近300年来默默见证着边疆的风云变迁。孩子们漫步在保存完整的清代官署建筑群中:从威严的府门、刻着 “屏藩朔漠” 的照壁,到五进院落里庄严肃穆的大堂、议事厅,每一处都透着历史的厚重。讲解员还特意介绍了这里曾是傅作义等历史人物办公的地方,让孩子们在实景中感受边疆治理与民族融合的往事,仿佛穿越时空,与过去的岁月进行了一场对话。
当天的第三站,孩子们来到了充满烟火气的塞上老街。这条有着百年历史的老街,藏着太多值得探索的细节:脚下的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,曾见证过明清时期的车马往来;两侧的青砖灰瓦建筑独具特色,藏着游牧文化与中原建筑风格的巧妙碰撞;街头巷尾的手工作坊里,蒙古族匠人正现场展示皮雕、羊毛毡烫画的制作过程,孩子们围在一旁看得入神,时不时发出惊叹;还有奶皮子、风干牛肉等地道美食散发着诱人的香气,等着孩子们用舌尖 “打卡”。大家在老街上走走停停,还不忘拍下专属照片,将这份独特的记忆定格。
从现代化工厂的科技魅力,到将军衙署的历史沉淀,再到塞上老街的市井风情,第四天的行程让孩子们看到了一个多面的内蒙古,也让这段旅程的记忆更加丰富立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