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级教育旗下第二托管品牌

官方微信

官方微信

友妈帮托管
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

186-7213-0250

做大格局的妈妈:三不说,三不帮,三不惯

发布时间:2023-09-06
来源: www.ymbtg.com 作者: 友妈帮托管 阅读量:129

摘要:《母亲的影响力》中写着这样一句话: 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力,犹如一股永不间断的力量,将持续孩子的一生。 确实如此,妈妈,是一个家庭的灵魂。 作为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,妈妈

  《母亲的影响力》中写着这样一句话:
 
  “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力,犹如一股永不间断的力量,将持续孩子的一生。”
 
  确实如此,妈妈,是一个家庭的灵魂。
 
  作为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,妈妈的眼界和格局,决定了孩子一生的成就和幸福。
 
  真正大格局的妈妈,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做到“三不说、三不帮、三不惯”。
 
  三不说
 
  爱默生有句名言:“家庭是父亲的土地,母亲的世界,儿童的乐园。”
 
  每个小孩的内心都是柔软、稚嫩的,母亲轻飘飘的一句话,有时比一巴掌扇过去都痛。
 
  母亲的嘴,是一个家庭的风水,有些话,千万不要在家里说。
 
  1. 不说埋怨爸爸的话
 
  一位博主曾分享过自己的童年往事:
 
  小时候,她的爸爸不幸下岗了,只能打一些零工赚钱养家。
 
  每天回到家,妈妈总是抱怨爸爸没出息,挣不到钱,害自己和孩子吃苦。
 
  她还动不动因为一点小事就和爸爸争吵、冷战,总是喋喋不休、满腹怨气。
 
  在妈妈每天怨天尤人的声音中,博主变得愈发敏感悲观。
 
  她整个童年唯一的愿望,就是希望自己能考个远一点的大学,逃离这个家。
 
  一个家最可怕的不是穷,而是充满“家庭内耗”。
 
  如果妈妈经常埋怨爸爸,只会导致夫妻失和,亲子关系紧张,矛盾冲突不断,
 
 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,往往也会心力交瘁、如履薄冰。
 
  2. 不说打击孩子的话
 
  电视剧《狂飙》里,高晓晨从小就在妈妈陈书婷的打压下长大。
 
  儿子受了委屈,她没有安慰和共情,却呵斥他:“屁大点事,有什么好哭的!”
 
做大格局的妈妈:三不说,三不帮,三不惯
 
  高启强夸儿子钢琴练得不错,她却不以为然地打击:“练了一个月才练成这样,还有脸说!”
 
  长此以往,高晓晨的内心变得极度自傲又自卑,费尽心思地去证明自己,最后酿成了大错。
 
  语言是最犀利的武器,那些打击的话看似无意,却像刺刀一样,深深伤害了孩子的内心。
 
  哲学家詹姆斯说过:
 
  “人性的本质是渴望欣赏,孩子尤其如此,欣赏能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,贬低能让孩子枯萎畸形。”
 
  有格局的妈妈懂得为孩子捧场。
 
  因为她们知道,欣赏的目光和坚定的掌声,才是孩子前进路上的最大推力。
 
  3. 不说哭穷的话
 
  在肯德基看到这样一个场景:
 
  一位妈妈坐在儿子的对面看着儿子吃东西,嘴里一直在碎碎念:
 
  你这顿饭又得花我多少工资;
 
  妈妈可一口都没舍得吃啊,全给你留着呢!
 
  ……
 
  只见男孩深深低下了头,默默地咀嚼着嘴里的食物。
 
  生活中,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妈妈——
 
  为了让孩子懂事、珍惜现在的生活,经常跟孩子哭穷,抱怨赚钱辛苦,父母多不容易。
 
  这样做的确会让孩子越来越“懂事”,但同时会让孩子内心的有一种强烈的不配得感。
 
  那种从心底里长出来的贫穷和匮乏,会慢慢磨灭一个孩子的自信和对生活的希望。
 
  三不帮
 
  当妈之后,所有的妈妈都有个通病:总想竭尽全力为孩子付出,生怕自己做得不够多。
 
  其实,最好的妈妈,往往只做到60分就够了。
 
  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:
 
  “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尝试做的事情,就应该让他们去做,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,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。”
 
  有些忙,帮了反而是害了孩子。
 
  1. 不帮学习的忙
 
  之前,网上有份《不要喊妈平等条约》火了。
 
做大格局的妈妈:三不说,三不帮,三不惯
 
  绝大部分条约,其实目的都是想告诉孩子:
 
  “学习时遇到问题,请第一时间尝试自己解决。”
 
  然而我却认识一位妈妈,孩子写作业时,她就在一旁时刻待命。一会帮忙批改作业,一会还要给孩子讲解题思路。
 
  本意是为孩子的学习操心,然而长期下来,她的儿子不但成绩没提高,反而形成了一个坏习惯:
 
  妈妈不在身边,他就无法独立完成作业。
 
  学习说到底是孩子自己的事,如果妈妈事无巨细亲力亲为,反而会扼杀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。
 
  只有退后一步,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,让他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,他才会学会对自己的未来负责。
 
  2. 不帮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事
 
  如今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宝。
 
  多少妈妈出于疼爱孩子,对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揽,生怕孩子累着。
 
  《敞开心扉的少年》里就有这样一位妈妈,总觉得儿子还小,便什么都替他做好了,觉得孩子大了,自然就什么都会了。
 
  可事实上却是,男孩已经8岁了,还不会用筷子,喝个酸奶回回都洒身上,放个杯子都能掉地上……生活技能基本为零。
 
  当妈最难的,从来不是给予孩子多少爱,而是懂得放手让孩子去尝试:
 
  3岁自己吃饭,自己穿鞋。
 
  5岁独立穿衣,做简单家务。
 
  10岁学做饭,学规划时间。
 
  13岁自己做主,学会承担。
 
  趁早培养孩子的独立性,孩子的未来才会走得更稳。
 
  3. 不帮孩子能自己拿主意的事
 
  人这一生都要不断解决问题,如果一个孩子遇事都要求父母帮忙,那他又怎么展翅高飞呢?
 
  浙江女孩邵奕佳,高考考了719分,为了圆心中的北大梦,霸气地拒绝了清华的录取。
 
  对于女儿的选择,父母举双手赞同,在他们眼中“女儿从小就独立、有主见,什么事都不用家里操心。”
 
  从小父母就给予女儿自由选择的权利,鼓励她自己做决定。
 
  父母的尊重与放手让她提高了主动思考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越来越自信。
 
  把选择权交给孩子,孩子才会敢想敢拼,带着勇气走向更广阔的世界。
 
  三不惯
 
 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: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。
 
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。
 
  对于孩子身上的不良习惯,家长一定不要纵容、娇惯。
 
  1. 不惯没有规矩
 
  看到这样一条新闻。
 
  一个12岁的男孩沉迷手机,经多次劝导无效后,母亲决定没收手机。
 
  没想到,男孩竟大发脾气,在大街上就对母亲大打出手,嘴里还不停地辱骂着。
 
  辛苦养大的孩子,却朝自己挥起了拳头,想必这位妈妈一定十分心寒。
 
  可就像评论区说的:“这孩子一看就是从小惯坏了,要不然也不会这样。”
 
  一个无法无天、叛逆难管的孩子背后,往往站着一对过于纵容和心软的父母。
 
  老话说:三岁看大,七岁看老。
 
  妈妈一定要趁早给孩子立规矩,不要觉得孩子年纪小,就可以惯着。
 
  教育孩子,一定要让他们知敬畏、守规矩,得到真正的成长。
 
  2. 不惯好吃懒做
 
  曾经看过一个心理访谈纪录片。
 
  一个已经29岁的小伙,要状告父母“不养之罪”。
 
  原来,小伙从小家境贫寒,但妈妈却对他格外溺爱。
 
做大格局的妈妈:三不说,三不帮,三不惯
 
  别人家的孩子帮着家里在田里干活,日晒雨淋;他就躺在家里睡觉,玩游戏,整天好吃懒做。
 
  长大之后,他找工作总是干不了2天就不干了,嫌太累,最后选择回家“啃老”。
 
  父亲狠心把儿子赶出家门,想让他自食其力,他却反手把父亲告上法庭。
 
  “惯子如杀子,溺爱出逆子”。
 
  从小就好吃懒做的孩子,早已习惯了享受,步入社会之后难以吃苦受累,更不会有责任心和上进心。
 
  如果不能养活孩子一辈子,就一定要让孩子吃点苦、流点汗,平常多做一些家务活。
 
  3. 不惯撒泼耍赖
 
  教育孩子,妈妈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。
 
  绝对不能孩子一耍赖大哭就心软、妥协。
 
  把一对子女送进哈佛的虎妈于巾帼,在讲到小儿子时提到:
 
  这孩子从小就不让人省心,调皮、懒散,做事三分钟热度。
 
  每次练琴,要么撒泼耍赖不练;要么坐在钢琴前胡乱弹,试图蒙混过关。
 
  但她没有生气,更没有妥协,而是坚定地告诉儿子:
 
  “按时练琴,结束就可以看最喜欢的动画;耍赖不练,这个星期都别想看动画。”
 
  就这样,儿子渐渐改掉了身上的坏习惯,越来越自律。
 
  妈妈一定要学会坚定地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,让他明白大人的原则和底线。
 
  千万别让自己一时的纵容,毁了孩子一生。
 
  作家穆尼尔·纳素夫曾说:母亲对于孩子,是人生第一所学校。
 
  妈妈不仅担负着抚育、照料孩子的角色,还会因为自己不同的养育方式,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和命运走向。
 
  妈妈好好说话,孩子脸上才会有笑容,家里才会洒满阳光;
 
  妈妈懂得放手,孩子才会变得独立,充满披荆斩棘的勇气;
 
  妈妈狠心管教,孩子才能握紧人生的方向盘,平稳地走上赛车道。
 
  点个在看,做一个大格局的妈妈,引导孩子奔赴自己的广阔山海。

领取加盟资料